一、十二星象的由来及影响
1、黄道带:由地球赤道到南北极之间的一段空间。包括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的位置(即一年中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期),以及一年内各月所行经的天数等范围。
2、天球:指围绕地球的球形天体系统;其中心是太阳系的核心——木卫三和土星光环中的地心引力源质点或黑洞奇点和磁层内的磁场源点。
3、二十八宿与四兽
古代中国将周天的恒星分为28个区域,称为"七曜",它们按东西方向排列成若干列,每列为7颗星.东方苍龙座β为青龙之首,西方天蝎座α为天狼之精。古人认为东边的青色主水气,故以青色的玄武表示北方坎位上的龟蛇二形之神,称北辰神,又称玄冥君父;西部的白色主金气,故称白虎首,也称?火虎臣;南边赤色为主火星气,所以以南方的朱鸟代表南方离位的朱雀神禽,亦称炎帝大角;而中央黄色属土,因此用黄色的黄龙象征中原大地,又因其位居正中,故名镇宫真武大帝。(以上来自百度)
4、五运六气的推算
根据《素问·运气》记载:"岁有太过不及,则致生乎病矣"。所谓太过的意思就是指气候变化剧烈,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发生。《黄帝内经》曰:"寒暑燥湿风热合而为百病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气候反常就会使人的抵抗力下降而造成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所忌"(如寒冷季节要避免受冷风吹袭);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起居生活方面的调理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养生保健来预防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这就是中医养生的主要思想之一。
5、五行相生相克图
五行是指宇宙间最基本物质元素及其运动形式的变化规律。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相互联系。五行学说是把事物属性进行归纳分类的一种理论方法。我国人民从长期的医疗实践出发,利用这种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活动。
6、五星说
中国古代对日、月和金星的总称呼。古时人们习惯于把这三种自然物作为天空的象征加以崇拜。据文献资料考证,《尚书》、《春秋命历序》、《吕氏春秋》中都曾提到金星这颗行星;《尔雅》则有更为详细的描述。此外还有水星人名出现。但直到唐代才有比较明确的关于五大行星名称的记载:《开元占经》卷67引张衡云:"太白者荧惑星,执罚甚严者也;辰星好静不居动次;客星犯御坐旁,状似醉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