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是华夏民族人文初祖之一。据《史记》载:少典氏与附宝生炎帝神农;从母居姜水(今陕西岐山境内),娶有娇为妃,生下二子一女:玄嚣、昌意及青阳和苍林。后来,因蚩尤作乱而迁于涿鹿的阪泉之野居住下来。《国语·晋语四》:"(周)宣王时,西伯侯姬发伐纣,实得八?九牧之地",即指此地区而言。当时"地广人稀","人民多归诸候"。
在商代后期,"殷民七族"、"三监之乱"之后,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升级。至公元前11世纪中期以后,以齐桓公为代表的霸主们相继称霸中原,形成春秋时代第一个大国——齐国。同时,各小国也纷纷称雄一方或相互混战起来。此时正值我国古代天文大变革时期,由古巴比伦传入我国的黄道十二宫体系已逐渐成熟并完善起来了。这一套系统不仅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而且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各地的文化传统也不相同。如北方游牧部落崇尚骑马射箭等军事训练活动,南方则注重农业生产和织布绣花等活动。这些不同特点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根据上述原理可知,要了解某一地区的传统文化及其特征,必须首先对该地的自然环境有所认识才行。所以,为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以及探讨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等问题,有必要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习俗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为此我们决定到黄河中游一带进行一次为期数周的田野调查工作。(见图一)。
1、黄河中游的自然状况
(1)地形地貌
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北部之间的高原地带上,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地势高亢平坦。整个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向。其东部的六盘山和西部陇南山地之间的河谷平原区,称为渭河谷地和泾川盆地。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自古就是富庶之乡。此外还有天水盆地区和宝鸡盆地两个次中心区域,这两个地方也是人口稠密的聚落所在之处。关中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粮仓之首,它北依秦岭山脉,南面八百里秦川沃土平畴,土地肥美且灌溉便利。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另外还有陕北延安和榆林两大块山区根据地,它们分别属于内蒙古草地区和宁夏贺兰山褶皱带的一部分。其中尤以鄂尔多斯丘陵区的畜牧业最为发达。
(2)气候
该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湿润,秋季阴雨连绵。年平均气温7°C8°C,1月平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