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的势头,七夕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 但是七夕的乞巧节很多,所以也叫乞巧节。 虽然也有牛郎织女相遇的美好日子,但是因为节日都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恋人之间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元宵节适合作为中华传统情人节。 因为在这一天,一切都是美好的,团圆的,新春的。 有新年的第一个满月,有丰富多彩的新春之灯,象征着圆圆的元宵。 这一切都象征着恋人之间的美丽、相遇、重逢,这才是情人节应有的形象。 诗,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还有很多元宵情人节的描写。
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这份著名的《生查子元夕》是元宵最美的情人节宣言书,说“月落柳梢,人许黄昏”,吸引了不少恋人。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贞的作品,全诗如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网络照片,如有侵权,请告知拆除
用“去年元旦的夜晚,花市灯如白昼”这句话,元宵的月夜,花市灯向我们展示了白天般的美丽。 这真是恋人共度良宵的绝佳去处。 西方情人节只是虚名,没有元宵节之美。
“月落柳梢,人在黄昏时分”,柳树已经婀娜多姿,像那个女孩; 而且,“月亮上杨柳的顶端”增加了那个女孩眼睛的光彩。 只有那个是不够的。 重要的是,“人约好黄昏后”,再没有比两个人更棒的了。
这首诗是震撼千年、元宵节成为中华情人节的最好宣言!
2.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人月圆令/人月园》
这一《人月圆令/人月园》,描绘了恋人在元宵相见的全过程,中国的传统情人节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诗人李持正的这《人月圆令/人月园》,让我们完整地看看恋人的元宵聚餐: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年年快乐,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约会前,女孩“第一次尝试薄洛衣”,出门,满眼“华灯竞处”最高兴的事是“人月圆时”夜深了,但还是“纤细沉重的手机”,已经是“禁街箫鼓、寒轻夜永良久、良久,终于“更阑人散”,但人还在一起,“千门笑语,声音挂在窗帘上”。
美好的元宵情人节之夜!
3.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只要是老太太,元宵节那天,也可以有独特的风味。 宋代刘克庄以《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描绘了有中年恋人的元宵情人节: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传统文化中的最美情人节"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花灯繁花似锦,象征着有情人的美好前程。“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虽然元宵夜跟年轻时的元宵夜相似,但对于中年夫妇来说,今年的元宵节也是别有风味的。
是什么别有风味呢?我们不用像年轻人一样,走到大街上去欣赏花灯,但可以在家里给妻子画眉;顺便说一句,古代夫妻之间最和谐的事,就是丈夫给妻子画眉;化妆停当以后,妻子在西楼拜月,祝愿有情人长长久久。
中年人的情人节,只有伉俪情深,不需要风花雪月!
4.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元夜踏灯》
这首诗以一个女孩的视角来写元宵节与情郎相会,因为要和女伴结伴看花灯,所以只能暂时和情郎分开一会。清代诗人董舜民在《元夜踏灯》中栩栩如生地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第一句“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描写了宵月看花灯的繁华场景:千树万枝都挂满了花灯,成千上万的女孩子,穿上了漂亮的鞋子;香车宝马络绎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因为要和女伴一起看花灯,只能暂时与情郎分开一下。“忍把檀郎轻别”,当然实际上是“不忍与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这句形象地描述了女孩的心理活动:“一回佯怒”,当然是生气情郎就这样轻易分开,怎么也不强留一下;“一回微笑”,对着女伴,当然不能真生气,还要表现出很高兴和她们一起看花灯的样子。
因为毕竟是和情郎暂时分开一下,所以女孩还是很珍惜当下的生活,“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望着圆圆的月亮,女孩一点都不羡慕嫦娥,广寒宫再好,谁愿意孤孤单单一辈子呢?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想到嫦娥,女孩想,还是早点回去吧,家里虽然没有花灯看,但是有“团圆月”,更是有那个他!
5.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
元宵佳节,是有情人的狂欢之夜。那个晚上,所有的女孩都穿得最靓,都乘坐最漂亮的马车,尽情地展露自己美好的一面。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描写了这样一个狂欢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灯,而且城市也不宵禁。“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到处是来来往往的漂亮马车,到处是明月佳人。“明月逐人来”,明月当然是逐佳人而来。大家都来看花灯,其实,男孩恐怕更多是为看女孩而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歌姬皆颜若桃李,唱的歌都是“梅花落”。
这一切都让人陶醉,是一个天下有情人相会的好时光!
6.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元夕诗》
政治家诗人的视角就是不一样,相比一般诗人,他们的视野更加广泛。清代诗人施闰章就将笔触触向元宵下的九州,他在《元夕诗》中写到: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北京城里在元宵夜那是鼓声隆隆,每个家里都是大红烛配金樽美酒,影映得满堂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王侯将相和豪门所在的街上,到处是花灯;全国的男孩女孩,都在明月花灯相互辉映中,过属于他们的节日。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真的是一个约会的绝佳场所,是中国传统文化留给有情人的相会时光!
7.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
元宵节最是中华情人节,明亮的花灯象征了美好的生活,象征了光明的前景;而圆月则象征了有情人的团团圆圆,象征了情人之间的纯洁感情。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在《元宵》一诗中写到: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春到人间人似玉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元宵节好就好在,不管是花灯,还是圆月,都象征了团圆,都象征了美好。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人似玉”,让我们想起《诗经》里那句著名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况且是在“灯烧月下月如银”,这么美好的环境,这么美好的佳节,值得天下有情人定下终身的时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男孩们,在这么美好的时光里,不能让她芳颜一笑,怎么对得起如此良辰美景?
8. 众里寻他千百度。《青玉案·元夕》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男孩,对看花灯的一个女孩一见钟情,从而四处寻找心上人,最终达成所愿的故事。全词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的上半阕是描写元宵节花灯的盛况:东风送暖,千树挂满花灯;还有焰火纷纷,乱落如雨。宝马拉着的彩车奇香四溢,都是来观灯的富贵人家。悠扬的箫声四处回荡,皎洁的明月渐渐西斜,鱼龙彩灯欢快飞舞,通宵达旦不觉困乏。
下半阕就描写一个男孩在灯会上喜欢上一个女孩,那个女孩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让男孩一见钟情,可惜看花灯的人太多了,男孩眼见女孩“笑语盈盈暗香去”,再也看不到了,男孩连忙去找,找啊找,急啊急,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要遗恨终身的时候,“蓦然回首”,那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男孩却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可以想象,男孩的心情一定是飞上了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