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天然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和灿烂夺目的文明成果,并由此而形成了多姿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生肖属相学。
据史籍记载: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的中石器时代晚期,随着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和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先人逐渐将黄道附近的一些动物形象(如鼠类)作为本部落的标志性图腾崇拜之物来使用,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十二兽历法纪年体系雏形,即所谓的"十二辰"。
从夏朝开始至周朝的春秋战国时期止,是中国古代干支计时法的萌芽阶段,以天象变化周期为基准划分节气日期的方法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观念,但已具备了一定的雏型。《国语·鲁语》载:"夫日者阳之宗也......其数八十一分有奇而两均焉",这是世界上关于太阳运行周期的最早认识记录。
《史记·律书》:"(黄帝时曰摄提格)。唐张守节正义云:(月令),谓春分为立秋,则此二句乃今冬去秋来之时也","是岁己酉四月辛丑朔旦壬寅夜子时也"。
以上这些文献表明了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用阴阳五行学说进行天文观测的知识与方法,并且已经知道如何根据日月星辰的位置来确定岁时节日以及相应的方位等知识。
到战国末期,《吕氏春秋·季夏记》明确提出了二十四节的名称及其相应的天文位置,"仲丁之日丙午";又指出"孟极之日庚申"、"叔乙之日甲戌"。
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主持制定了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和72侯联系起来。汉代刘歆著《七纬》,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上述内容。其中对12个月份中每月所含有的特定星次做了明确规定。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了先秦以来我国的优秀天文学传统,同时又吸收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科学成就,使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表现在当时的日历上就是出现了完整系统的十二月建及与之相适应的24个节气的概念,而且能够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每个时节的时间长度。
公元618-907年的唐朝年间,12月份被定为腊月,24节气中的立春被定在了正月初一,也就是现在的大年一夕。
到了北宋初年,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要求,才规定每年的2月4日为春节,2月初8日为正月的头一天,4月初9号为二月第一天,8月底或10月上旬为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为下旬,11月中、12月末为上弦,1月上、2月下、3月和5月在下半月,6月至8、9、10、11月在上半,10月到次年1月在下半。2月份的初一正好是在小寒和大暑之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