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星座。
星座是占星学上所用的十二个符号象征物或绘制的图片,分别代表12种动物(包括昆虫)、人物、地点和自然现象等;每个图形本身具有意义与能量,可以解释人的个性特质以及生命历程中的各种遭遇。
星座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当时的人们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许多星座来标示方位及季节变化。在希腊神话中,众神亦通过这些星座指引方向并给予人类力量和保护,因此古希腊人将它们称为"闪烁的群星"。随着时代的发展,12黄道宫被分成48块区域以作划分。
在古代埃及,太阳运行的轨道被称为黄经线,它是连接南北极点的假想轴,而各行星运行轨迹则被称作白道带和白赤道面。
古罗马人在黄道带上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很多恒星组合而成的图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黄道十二宫的由来: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等等,他们把这些星辰的组合叫做Horoscope(角斗场),用来显示天空各个角落的位置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排列的话,就会得出一个完整的圆形天体图象。于是便有了最早的星空观测记录——《甘尼特星团》(Gannett'sCircles)。《甘尼特》一书于公元1世纪由意大利学者阿贝·甘尼特斯编写而成,书中记载了284颗恒星的名称和位置。《甘尼特》一书中还详细地记录了从公元前3100年起到1640年间出现的所有重要天文事件。这本书成为西方早期天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对现代的天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元1543年德国科学家开普勒根据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日心地动学说后,为了确定地球的形状,他利用三角测量法绘制出了第一张精确度极高的世界地图,这张图的中心部分就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大圆圈,其中标有若干同心圆的连线就是子午线和本初子午线,这两条线的交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就是昼夜平分点,它位于赤道的正上方约5°处。由于这时的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整个宇宙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起来,从而为后来牛顿万物的运动定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开普敦认为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完美的球形体,球体的直径等于圆周率3.1415926*cosφ=1.6022709476e-4m-2r-2.067182468E+0.0000000002d-0.01727998f-3g.0.013459080h-0.5983675i-1..05392930j-56.088537a-85.508865b-94.497886k-109.095597L-147.103596M
发表评论